close

位於巴黎東南方,從生產芥末醬世界聞名的Dijon (第戎)市往南延伸到美食之都Lyon (里昂),總長360公里的Burgundy (勃根地)是法國知名的葡萄酒產區之一。Burgundy的葡萄酒生產可追溯至羅馬時期,葡萄園早期大多為僧院或貴族所擁有,歷經法國大革命反宗教、反貴族以及拿破崙設立遺產平均分配法規後,形成一小區塊的葡萄園由數個不同主人所擁有的分裂狀態。

Burgundy由北到南共劃分為五個主要的葡萄酒產區Chablis、Cote d’Or (Cote de Nuit and Cote de Beaune)、Cote Chalonnaise、Maconnais、Beaujolais。依據這些區域裡葡萄園所在的地理位置環境(舉凡氣候、地質土壤等,簡單以法國釀酒人強調的Terroir來表示),擬出一套極複雜卻有如藝術之作的葡萄酒法定產區分級制度,由低到高依序為
Regional 地區級、Village 村莊級、Premier (1er) Cru 一級葡萄園、Grand Cru 頂級葡萄園。

要進一步了解勃根地葡萄酒分級制度之前,還得先認識兩個法文字commune及cru。根據wikipedia,commune指的是法國境內最小的行政區域。cru,指的就是葡萄園。

勃根地葡萄酒分級有近百個,實在是多到讓人難以消化,不過勃根地酒的酒標內容倒是透露了一些我們所需要的訊息,是累積學習記憶勃根地葡萄酒分級制度不錯的方式之一。單獨某葡萄園若擁有最佳的氣候土壤環境等先天會影響葡萄果實熟成的條件因素,被列為最高等級的Grand Cru頂級葡萄園,酒標上就直接標示該葡萄園的名字。次為Premier Cru (簡寫成1er Cru),通常在酒標上會先標示葡萄園所在commune的名稱,續列出該葡萄園的名稱;若酒是來自兩個以上的葡萄園,這時酒標就只會帶出commune及1er cru的字眼。在標示上若只有commune的名稱,就是屬於分類第三級的village。有些不被列級Premier Cru的特定葡萄園的名稱也逐漸被允許標示在酒標上,但字體的呈現必須比commune的來的小。最後一個就完全連commune名稱也沒有,直接標示Bourgogne(Bourgogne就是法文的Burgundy)。

雖然說有很好的先天條件,但也因為Burgundy葡萄園區塊被劃分的很瑣碎,因此與葡萄種植釀造技術相關的人為條件也是影響勃根地葡萄酒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前Burgundy的酒是經由所謂的negociant向合作的葡萄園主買來一桶桶的酒裝瓶後統籌販售。隨著越來越多的葡萄園莊主開始釀製裝瓶生產自己的酒,一些傳統的negociants逐漸被新型態的boisset商所取代,boisset大量使用不同的酒標在量販超市及餐廳銷售Burgundy酒。一些經營許久有優良口碑的傑出negociants為了因應這樣的情勢,轉而採取主動積極的態度向合作的果農們買進葡萄果實來自行釀製葡萄酒。

我一直深信就是如此細膩的每個環節造就 Burgundy so charm,也比赫赫有名的Bordeaux (波爾多)酒讓我迷戀與崇拜。

圖檔sourced from thewinedocto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Enthusiastic  的頭像
    WinEnthusiastic

    酒食趣 WinEnthusiastic Taiwan

    WinEnthusiast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