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自南澳克萊兒谷地, 一間年輕卻潛力無窮的酒莊
1997年由Kevin Mitchell與來自雪梨的大提琴家Nathan及朋友共同創立
整體喝下來,我覺得Kilikanoon的酒質平均水準都還不錯。
# 1 : Kilikanoon Morts Block Watervale Riesling 2010
<Morts Block>取名自莊主父親之名Mort Mitchell,這一片葡萄園種植了酒莊釀製著稱的Riesling白酒以及旗艦紅酒Oracle Shiraz。
一開始有股明顯的煙醺礦石味, imagine the picture as鄉間田野裡燒著稻草,農家煙炊裊裊。(對面先生形容就是炮仔味)。接著回溫些後,開始有些微的清新柑橘果香,酒體清淡酸度適中,爽口易飲。就是款盛夏輕鬆隨興喝的白酒!
一開始有股明顯的煙醺礦石味, imagine the picture as鄉間田野裡燒著稻草,農家煙炊裊裊。(對面先生形容就是炮仔味)。接著回溫些後,開始有些微的清新柑橘果香,酒體清淡酸度適中,爽口易飲。就是款盛夏輕鬆隨興喝的白酒!
# 2 : Kilikanoon Morts Block Reserve Riesling 2007
來自同樣的葡萄園區塊,只是這一瓶有經過熟成。相較第一瓶,它有非常明顯的煙薰桶味(對面先生形容煙硝味),同樣有著柑橘水果香。酒體飽滿渾厚,酸度高但仍怡人,尾韻有點苦。這一款適合拿來搭餐。
法式煙燻鴨胸&鴨肝凍佐焦糖櫻桃醋醬 (這樣的鴨肝凍口感讓我完全退怯)
紅酒燉豬肚腩 (肥的美味,跟第三支希哈超搭)
# 3 : Kilikanoon Killerman's Run Shiaz 2005
<Killerman>不是兇手,是以前老先生Mort在自己園區常遇到一位獵野兔的人,那個人就叫做Killerman啦! 很多外國酒莊都會用一些生活周遭的典故在自家的酒名上。Kilikanoon除了酒莊所在地Clare Valley有葡萄園,在Barossa Valley及其他南澳地區也有買葡萄園;所以這一支是混合旗下不同產區園地所種植的希哈釀成的。
深紫紅色,一開始還有持續至少半小時吧,都是濃郁的新鮮血腥動物毛皮味,夾雜著隱約的herbal香料香。入口酒體飽滿,沒有太多果香,動物毛皮味持續延伸。緩慢上了兩道料理後,終於,深沉的李梅香呼之欲出。This wine is truely amazingly valuable!!! 真是耐放,五年多了還能夠感覺這麼年輕還需要醒酒如此久。
# 4 : Kilikanoon Prodigal Grenache 2005
果實採自酒莊Clare Valley Morts Vineyard,淡紅棕色,淡雅的紅色漿果香融合了香料香,酒體淡薄微酸度順口。(對面的先生形容很像黑皮諾的感覺) 雖然廠商上的順序是希哈先,但我自己還是決定先品嘗這一款! 過一陣子逐漸有成熟李梅香出現,口感更甘醇柔順,有李子乾尾韻。百分百的格納西,有點年紀的格納西,算已經很熟成的格納西,真是深不可露,所謂日久見人心,不能只看外表的一款酒啊! 頗厲害!
這道沒出現在菜單上,吃起來像是菲力! (吃到這真的很撐了)
接下來這兩款,就落入不同等級層次,往上發展的價格帶
都是經過熟成的Reserve等級,一年約幾千瓶的小量生產。
# 5 : Kilikanoon Green's Vineyard Shiraz 2005
深紅色的外觀,有奔放的紅色漿果香,也有明顯的辛香料香。過一陣子有黑胡椒味及微酸的梅子香,喝到很後面,才有李子乾味且會回甘的口感,還是很年輕的一款酒,但且算順口。
# 6 : Kilikanoon Oracle Shiraz 2006
深紅色,奔放鮮活紅色"甜美"漿果香,似黑胡椒的辛香料香。酒體飽滿,柔順甘口,尾韻有梅子香。放一陣子有濃郁的甘草及成熟梅子香。
品飲的時候,感覺第五與第六支很類似,從酒名上我無法判斷是否來自不同產區,只知道是不同年份。但細細賞味時,就有細微的差異。第五支的果香及辛香料香都比較直接,比較外放赤裸裸。第六支稍微含蓄些,酸度比較多一些。後來跟Nathan聊天時,才知道,原來Green's Vineyard是Barossa Valley的果實釀製,而Oracle是使用來自Clare Valley。難怪喔!!! 因為兩個氣候一個就明顯涼爽,一個是冶豔如火,不過Nathan說,其實Clare Valley的白天溫度在太陽照射下,其實也和Barossa Valley差不多。或許是這樣,所以兩款同樣都有外放的紅色漿果香,而Clare Valley的較甜美些。
會後在道別時,Nathan問我有沒有跟他們的亞洲業務代表換過名片。一轉眼,我認出Clive,他也覺得我似曾相識,不過我想他腦子應該是閃過,我認識你嗎?! 我只能說What a small world.... hahahaha~
品飲的時候,感覺第五與第六支很類似,從酒名上我無法判斷是否來自不同產區,只知道是不同年份。但細細賞味時,就有細微的差異。第五支的果香及辛香料香都比較直接,比較外放赤裸裸。第六支稍微含蓄些,酸度比較多一些。後來跟Nathan聊天時,才知道,原來Green's Vineyard是Barossa Valley的果實釀製,而Oracle是使用來自Clare Valley。難怪喔!!! 因為兩個氣候一個就明顯涼爽,一個是冶豔如火,不過Nathan說,其實Clare Valley的白天溫度在太陽照射下,其實也和Barossa Valley差不多。或許是這樣,所以兩款同樣都有外放的紅色漿果香,而Clare Valley的較甜美些。
會後在道別時,Nathan問我有沒有跟他們的亞洲業務代表換過名片。一轉眼,我認出Clive,他也覺得我似曾相識,不過我想他腦子應該是閃過,我認識你嗎?! 我只能說What a small world.... hahahaha~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